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成文
2015年8月02-8月29日,本人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有幸到德国巴伐利亚洲代根多夫市国家公立大学——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德文名为 Hochschule fue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 Deggendorf)进行为期28天的研修和培训,研修的主题为“德国公立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情况:
代根多夫应用大学十分重视此次培训,精心安排了内容丰富的讲座和研讨交流活动,以德国职业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授课、座谈、调研、现场教学观摩、企业考察等使学员们系统学习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专业建设、科技园区成果转化、教学质量评价、双元制、学分制、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研修的形式和内容丰富,主要是听课与考察相结合。
1.听课内容主要包括:
(1)德国教育体系介绍;
(2)德国IHK工商行会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
(3)应用技术大学与综合性大学的区别;
(4)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实质、目标与结果;
(5)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行政管理组织构架及职能分工、学生管理、各专业情况;
(6)企业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
(7)教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决定权情况;
(8)学生管理的社会化情况;
(9)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在线学习和继续教育情况;
(10)学生如何参与企业工作;
(11)学校运行的决策机制、顶层设计和建设发展机制;
(12)高校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的关系;
(13)校友和毕业生管理,如何发挥校友的作用;
(14)学生的学分、考试制度;
(15)硕士、博士培养情况;
(16)新专业的审批程序;
(17)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政府与高校在办学上的关系。
2.公务考察主要内容
(1)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校园和实验室;
(2)代根多夫市政厅;IHK工商行会;
(3)Webasto-Edscha企业;德国宝马公司。
二.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概况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位于德国经济和科技十分发达的巴伐利亚州,世界著名的企业如西门子股份公司(西门子SIEMENS)、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宝马BWM)、大众汽车集团奥迪集团(奥迪AUDI)、戴姆勒·克莱斯勒航空航天公司(DASA)和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工厂股份公司(曼恩欧洲股份公司MAN) 的总部都设在该州。校园坐落于世界上最大的农家乐——巴伐利亚黑森林与蓝色的多瑙河之波之间的代根多夫市,本市人口35000人。学校于1994年建校,占地面积25000平米、建筑面积20000平米。学校有五个系:企业经济与经济信息系、机械工程与机电一体化系、电气工程与媒体技术系、建筑工程系、自然科学系,有学士和硕士授予权、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可授予博士学位。教授120名、教学人员(教师)5名、授课人员(兼职教师)150人、管理人员(公务员)270余人,其中,教授、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均属公务员性质,不能解聘。在校学生近5000人,学生不住学校。学生不交学费(政策允许收500欧元/期学费),学校年财政费用4000万欧元(�)左右。
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教学国际化使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成为德国最好的应用技术大学之一。该校的四个专业:建筑工程学、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技术及企业管理在德国高校发展中心的排名中名列应用技术大学前茅。
另外,到2013年,学校在州政府及企业的资助下,在代根多夫周围开发建立了具有技术转换、公司化运营、服务与研究功能的8个分校。其分校土地、房屋、建筑由资助方提供,甚至运行初期前五年学校不需要付出水电、租金,学校只需负责研究设备的采购。这些校区相当于我们理解的厂中校。
三.德国的教育体系
在德国,1523年路德号召实行义务教育,1559年实行12岁以下儿童强迫教育令,1763年实施义务教育令,至19世纪末德国的文盲不到1%;1919年魏玛宪法规定统一学校制度,8年义务教育和18岁以下职业义务教育,以及师范教育的基本原则等,此时德国文盲已不到1‰。职业义务教育实现了“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德国前总理科尔语)。
1.德国教育体系结构
德国的教育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大致上为初、中等教育的阶段,实际上教育体制因邦而异。
①学前教育:家长的意愿决定,可将儿童送往托儿所,属非强迫性。
②基础教育层级(Primarstufe)——小学阶段:1-4年级,少数邦为6年(如柏林)。当年6月30日前满6岁的儿童必须入学。这个阶段的教育不给孩子功利的分数成就导向,因此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并没有各科成绩单,而是以老师评论来作为学习成果的考量。对于学习能力或学习成效较差的学生采取加强措施而不是留级制度。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理论的实践,而不是专业性的知识授予,如自我自由工作、主题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③第二级初阶(Sekundarbereich I):在结束小学阶段后进入此层级,此层级主要有三类学校可供选择:一类是职业预校(Hauptschule),5-9年级,7年级的数学与英语上专业课,毕业后一般读职业学校;二类是实科中学(Realschule),5-10年级,在职业预校课程的基础上,7、8年级开第二外语(法语)、加3门选修课,7-10年级开工艺课,9、10年级可选择一个兴趣领域,此类学校培养中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类是文理中学(Gymnasium),5-13年级,得到毕业证即可升入大学学习,此类型中学有浓烈的人文主义背景,过去主要以古老语言或是非职业性教育内容为主题。 1990年以后,愈来愈多的学生在第二级初阶的选择上,走向文理中学,因为这是一条最容易获得高中毕业会考文凭(Abitur)的途径,可以直接进入所有高等教育学校类型,不论是职业教育体系、技术学院或是大学。另外还有定向阶段(Orientierungsstufe),5-6年级,根据老师的建议以及学生与家长的意愿,决定往后就读的学校;夜校及特殊教育等其他形式的教育,适合学习困难或身体残疾的学生选择。
④第二级进阶(Sekundarbereich II):主要包含职业教育体系的双元制度以及文理中学的高年级。衔接文理中学第二级初阶的学生以及职业教育再深化的教学内容。文理中学自第11到12或13学级,学校可自行设计选修形式的“导入阶段”,以高中会考文凭(Abitur)及大学入学为终极目的,各邦之间对会考文凭的资格必须相互承认。
⑤第三级高等教育(Tertiärbereich):德国高等教育依据1976年《联邦高等教育基准法》(Bundeshochschulrahmengesetz,HRG)放宽高等教育机构的认定范围,将所有具Hochschule(学院)之名的学校都概括称为大学。高等教育分为综合大学(Universität,包括理工大学、师范大学等,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这类学校可授予Diplom、Magister Artium及Doctor学位)、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也称高等专业学院,无博士学位授予权)、技术大学(Hochschule,无博士学位授予权)等形态。 德国精英大学,是德国最好的大学,源自德国大学卓越计划,施行五年一轮的滚动制评选,旨在提高促进德国大学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的计划。入选Zukunftskonzepte的大学被称作精英大学(Eliteuniversität),在2006年、2007年、2012年进行过评选。精英大学的称号不是终身制的,大致上5年即重新评选一次,2012年-2017年间有11所大学拥有此头衔。
精英成员
|
高校性质
|
博士授予权
|
成立时间
|
学生人数
|
入选落选
|
慕尼黑大学
|
国立
|
是
|
1472
|
44000
|
2006年入选/2012年再次入选
|
|
慕尼黑工业大学
|
国立
|
是
|
1868
|
32000
|
2006年入选/2012年再次入选
|
|
亚琛工业大学
|
国立
|
是
|
1870
|
37917
|
2007年入选/2012年再次入选
|
|
柏林自由大学
|
国立
|
是
|
1948
|
28500
|
2007年入选/2012年再次入选
|
|
海德堡大学
|
国立
|
是
|
1386
|
26500
|
2007年入选/2012年再次入选
|
|
康斯坦茨大学
|
国立
|
是
|
1966
|
10076
|
2007年入选/2012年再次入选
|
|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
国立
|
是
|
1828
|
36592
|
2012年最终入选
|
|
柏林洪堡大学
|
国立
|
是
|
1810
|
34072
|
2012年最终入选
|
|
蒂宾根大学
|
国立
|
是
|
1477
|
23500
|
2012年最终入选
|
|
科隆大学
|
国立
|
是
|
1388
|
44282
|
2012年最终入选
|
|
不来梅大学
|
国立
|
是
|
1971
|
18000
|
2012年最终入选
|
|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
国立
|
是
|
1825
|
23905
|
2006年入选/2012年被淘汰
|
|
弗莱堡大学
|
国立
|
是
|
1457
|
20500
|
2007年入选/2012年被淘汰
|
|
哥廷根大学
|
国立
|
是
|
1734
|
25460
|
2007年入选/2012年被淘汰
|
|
所有曾经入选过的精英大学如下表:
序号
|
精英成员
|
成立时间
|
学生人数
|
入选落选
|
1
|
慕尼黑大学
|
1472
|
44000
|
2006年入选/ 2012年再次入选
|
2
|
慕尼黑工业大学
|
1868
|
32000
|
2006年入选/ 2012年再次入选
|
3
|
亚琛工业大学
|
1870
|
37917
|
2007年入选/ 2012年再次入选
|
4
|
柏林自由大学
|
1948
|
28500
|
2007年入选/ 2012年再次入选
|
5
|
海德堡大学
|
1386
|
26500
|
2007年入选/ 2012年再次入选
|
6
|
康斯坦茨大学
|
1966
|
10076
|
2007年入选/ 2012年再次入选
|
7
|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
1828
|
36592
|
2012年最终入选
|
8
|
柏林洪堡大学
|
1810
|
34072
|
2012年最终入选
|
9
|
蒂宾根大学
|
1477
|
23500
|
2012年最终入选
|
10
|
科隆大学
|
1388
|
44282
|
2012年最终入选
|
11
|
不来梅大学
|
1971
|
18000
|
2012年最终入选
|
12
|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
1825
|
23905
|
2006年入选/2012年被淘汰
|
13
|
弗莱堡大学
|
1457
|
20500
|
2007年入选/ 2012年被淘汰
|
14
|
哥廷根大学
|
1734
|
25460
|
2007年入选/ 2012年被淘汰
|
入选的11所大学将在2013-2017年里获得27亿欧元的资助,其中75%的资助由联邦政府承担,25%由各大学所在联邦州支付。
⑥衍生教育(Quartärbereich):含括现行学校教育体制以外的教育范筹,以及非制式规定的、私人性的、职业性的继续教育。
学业程度优秀的学生通常选择文理中学就读,为期约九年,乃进入高等教育必经之路,学生以升大学为主要出路,政府领导阶层、社会精英多半出自于此。
学业程度良好的学生常常会进入实科中学,学程约5或6年。学校以培养中等的工商业界、政府机关的实务人才为主。其课程以现代科目、现代语言为主要特色,特别强调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目。毕业生多半继续接受全时制的高级职业技术教育或科技类的高等教育,少部分接受“双元制”职业训练。
学业程度一般的学生则就读5年制的职业预校,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较简单,课程有宗教学、德语、地理、历史、音乐、美劳、工艺、经济学、英文、数学、理化、生物学及体育课。毕业生多继续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Duales Ausbildungs System)完成学徒训练,并以从事手工业、制造业为主。此外,某些邦中尚有综合高中(Gesamtschule),学年3-7年,视不同形式而定,是改革传统中学的产物,目标在提供所有学生均等的教育机会与适当的学习环境,让个体独特的性格、能力能充分发展,避免过早分化与决定,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选择。
2.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的类型,依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有不同新的发展,而德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到18岁,因此为了符合工作领域上的各项专业以及强制学习年龄的要求,有许多针对不同的情况所设立的学校.
①职业学校(Berufsschule),培训合同学徒,一般3年,每周上课1-2天,3-4天在企业实践,不要毕业考试可获毕业证,参加国考可进入专科学校学习。
②职业专科学校(Berufsfachschule),全日制1-4年,招收职业预校或实科学校毕业学生,要毕业考试。
③专科高中(Fachoberschulen),由11、12年级组成。为职业专科学校学生设立,使其能上大专、技术学院。也招收实科学校毕业或同等学历学生。11年级每周至少8节课,实训4天。已完成初级职业训练并有实科学校毕业证书的免修11年级。12年级每周30学时必修课。普通课60%。
④专业文理中学(Fachgymnasien),11-13年级,毕业生主要就业,可升大学。招收实科学校毕业生和同等学历学生。
⑤专科学校(Fachschule),也称技术、技师、技工学校,学制2年,6门课程,国家考试毕业,合格者获“经国家考试的工程师、商业经营者”等证书。招收已完成有关职业训练或正式职工,以及各种职业学校的毕业生。
3.教育体系结构图
23
|
大学 Universität
|
|
|
|
|
18
|
22
|
应用技术大学 /高等专业学院 Fachhochschule
|
17
|
21
|
16
|
20
|
15
|
19
|
专科学校 Fachschule
|
14
|
18
|
文理中学 /大学预校 Gymnasium
|
综合中学 Gesamtschule
|
实科续
|
13
|
17
|
高级专业学校 Fachoberschule
|
职业专门学校 Berufsfachschule
|
职业学校 Berufsschule
|
12
|
16
|
11
|
15
|
实科中学 Realschule
|
国中续
|
10
|
14
|
国民中学 /职业预校 Hauptschule
|
9
|
13
|
8
|
12
|
7
|
11
|
6
|
10
|
5
|
9
|
小学 Grundschule
|
4
|
8
|
3
|
7
|
2
|
6
|
1
|
5
|
幼稚园 Kindergarten
|
|
4
|
|
3
|
|
年龄
|
德国教育
|
学龄
|
四.德国高等教育(以巴伐利亚州为例)办学体制与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有关专业,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以学院式直接培养既具有学位文凭,又具备注册工程师资质的应用型德制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实施得益于学生入学前的职业经历、学习中一个学期的企业实习或者实行“双元制教育”。
①入学前的职业经历:应用技术大学的某些专业,招生条件中会要求学生必须有8-12周(二到三个月的企业经历,由学生自行联系解决)。由于大学生生源主要来自文理中学,因此,文理中学毕业生选择应用技术大学或技术大学时,要做好职业培训。实习企业所开具的实习证明应包括如下内容:实习期间所从事的工作类型和内容、实习起止时间、实习期间有无缺勤情况的说明以及对实习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实习证明必须有签字。
②一个学期的企业实习:应用技术大学的所有专业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一个学期进行企业实习,一般是第五个学期,或第六学期。实习企业可以自己联系,也可以由学校推荐,90%以上是由学生自己联系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学生有就业意向的单位或岗位,实习企业支付一定薪金。
③双元制教育:德国大学特有模式,选择此种学习模式的学生还不多,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目前选择此模式的学生为125人。双元制教育体系有两个层次,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内容、方式、内涵以及从教人员均有所区别。
蓝领双元制教育(职业预校,非学历教育)是以国家扶持,校企一体并以企业为主导的对潜在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制造的工艺质量提升以及全社会的有效就业率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灰领双元制教育(大学,学历教育,不同州不同学校有区别)是以直接培养注册工程师而不是后备工程师,并得到国际广泛承认的教育,是以学校为主导的校企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工程师与教授结合,科学素养与技能培训结合,实用技术与学科前沿结合,满足企业发展创新、精益求精的需求。
灰领双元制教育有二种模式:第一种是结合学习模式,全日制教学与大学一样,但要结合一种职业方向,向相关机构申报一种职业资格,毕业时获得毕业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这种模式从第三个半年到第九个半年在学校正常学习,放假期间回公司上班(每月500元到1000元),在第七个半年后到行业相关机构(工商会)考资格证书,共4.5年。在德国从事一种职业要三年半职业培训,再学习三年半,就要七年。各类中学毕业都可以申请这种教育模式,由企业选择学生,但选择这种模式的名额比较少、要求高。中学毕业后选定职业后,找企业鉴定合同工作两个半年,然后企业会要求学生找大学报考相关大学相关专业。但在大学期间,不同模式的学习方式是一样,学校不针对企业专门制定培养方案。职业资格与学校无关,学校不办培训班,是假期中在企业上班中完成职业培训,或行业商会的资料自学,在第七个半年到行业(商会)考职业资格。
这种模式的优势:企业获得了积极职业精神的优秀学生,假期学生回到企业了解企业和需要学习的内容,能做到零距离止岗,培养了学生对企业的忠诚感,企业可以需求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侧重要求,企业的一些项目给学校,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关系,毕业后具备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基因(没有税收等优惠,企业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高质量的人才)。学生在企业遇到的问题可以在学校找到答案,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可以在企业得以实现,有成就感。企业也得到高质量的工程师。学生也更早知道团队作用,与人合作,与上司打交道。
灰领双元制教育第二种模式,加深学习模式。也要和企业签订合同,继续学习或培训。宝马公司合作模式,员工在国外读大学,宝马公司每年送15名学生到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学习,公司给学生发工资。大学不培养工人。
五.科研与校企合作——知识和技术从高校到企业的转化
高校的责任是积累知识,最重要的是技术和知识的转化到企业。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是实践导向型的,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与区域产业相关,研究成果转化到本地的企业中去,建立一种高校和企业密切的联系,互相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认为对本地发展负有责任,科学研究有两种途径,一是确定学校科技创新的方向,尽量与当地企业一致,发现趋势性的东西。主要研究应用技术,通过知识技术的转化,在学校周围建立创业园等,成为本地经济的发动机。同时也获得了第三方的资助,更多的资金加强了学校的研究力量,可以添置大型设备。二是对当地中小企业起着推动和发动机的作用,中小企业很难有力量去有实验室,这样学校的实验室就成为企业的实验室了,还有人员之间的互相联系,企业相关的人员与学校互相交流,都能成为研究项目的重要因素。有的企业,有很多的重点,可能通过在高校找到感兴趣的地方。通过这种合作方式,集中了很多的专家和教授,降低了风险,是一种风险的分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经验,通过合作,也获得了外部的经验,工作的模式、习惯、经验等,也成为学习的对象。
研究项目使实践课贴近实际,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可以向在校生介绍经验,对他们有帮助。与合作的企业联系紧密,很容易与合作的企业达成合作模式,写毕业论文,或找到工作岗位。毕业论文包括硕士和博士,一些专业的会议,一些项目的研讨班,这也是一种研究成果的展示。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通过研究项目和成果,使学校更有名。
当然,合作研究中也碰到一些问题,如对发展方向和兴趣可能分岐很大,企业可能会退出;知识和技术转化后的进一步的走向没法控制;研究是多方位的,但企业可能只对其中的部分感兴趣等。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最早的项目来自电子系,主要是微米、纳米研究;通信系统是与信息系统有关,信息的交换技术,手机控制家庭电器;光学工程是光电元件的制造和应用;健康护理主要是对老年人的帮助,延长生命;还有一个相关的题目是健康教育,怎样减少体力劳动的强度和单调的程度等。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分校区的重点就是研究,一般不会上课。这些都获得了政府的资金资助,房子由当地政府提供,研究为经济服务。Cham校区主要是机械、电子、机器人的研究;Freyung校区进行汽车集成控制、仿生学、预报系统等嵌入技术的研究;Spieqelau校区主要进行玻璃仪器及新的玻璃成型方法的研究,在园区主要进行研磨和表面处理;Grafenauy校区主要进行工作流程管理研究,如超市贮存管理,减少浪费;Weibenburg校区进行塑料产品加工及再生资料回收研究;Mariakirchen校区是Lindner公司的发源地,依托玛丽亚教堂主要进行护理方向、人口老龄化、可持续性建筑的研究;Badkötztingyg校区主要进行医学护理教育方向的研究;Teisnach科技园区主要进行精密光学器件的加工、高频技术研究。教授与企业共同进行项目研究,很多教授也在此创立企业,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又给了学生在校参与企业项目研究的机会,同时学生在企业可进行实践训练,而且大多学生可留在实习企业工作,以教学推动科研,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与科研、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
学校科研成果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学校会和每一个合作伙伴签订合同,需要的产品或成果,所有的成果如版权、赢利、使用权等都属于委托人。也就是说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要与合作伙伴协商,才能使用这些研究成果。有一个例外,在合作中,学校的员工有一些新的创意,如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这个成果是属于学校的。如当作专利去出售,通常的情况下,这个创意的参与者会获得一次性的报酬,学校也可从中获利。如学校对这个创意不感兴趣,这个成果可归创意者个人所有。如卖专利,可一次性获得、也可分期获得。专利的进一步开发,或引申开发的产品,权利归于专利的购买者。
学校科研专利销售与许可证销售。专利销售一般是专利所有人一次性的获得报酬,其他情况根据情形商定。许可证的销售是专利的使用权。继续支付的方式要双方约定。由于学校的科研不允许赢利,若员工的专利利润太高,学校不会要,会让员工个人获得去开办公司。
六.学分制与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
学生考试要遵循联邦法律和与州法律,法律基础是高等教育框架和州高等教育法。学校考试执行的法律在网上都可以查到。适应考试的法律有考试人员资格问题、考试细节问题、考试级别问题、学习期限问题。考试规定由学校制定,州教育部批准。
1.学校考试
①考试形式:模块式,如制图与CAD课程分为画法几何、手工绘图、CAD,三个项目均通过则此模块通过,其中一项没通过即该模块不通过。任何学生任一模块课程不通过(2次补考不通过),即退学处理!退学学生可以申请学习其他相近专业,原有学分由教授认可即可按ECTS规则予以承认。但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范围内不得申请原学习不合格专业,重修也不行!
②考试组织:学校要成立考试委员会(校长指定主席1人,副校长指定来自不同专业的委员4人),专业成立专业考试委员会(主席1人,委员2人),校外学生要进行学分认定。课程由考官负责,考官可以是教授,也可以是达到教授水平的授课人员。作弊和抄袭,考试为不及格。评分标准为5分制,1分最好、5分不通过。考试形成的考试报告要符合欧洲标准等级。
③报名与退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网上报名考试科目,考试前5个工作日可以提出退出考试,特殊情况可以由医院证明请求退出,否则课程以不通过处理。由于不满足报考原因不能考试、阶段性成绩不达标等不能进行考试。
另外,由于第5学期要企业实习一个学期(18周,第1周在学校处理相关事务,第18周校企共同座谈和评价实习情况),所以,学生必须在第4个学期完成基础课程考试,完成至少60-70学分(专业不同要求不同)才能进入实习期。
各课程要公布课程考试时间、考试报名时间、退出考试时间、成绩公布时间、成绩投诉时间等。学生可以不需要理由的提出成绩异议,约考官查问试卷并复印,一个月内考官要给出意见、考委评议给出答复。如学生不满意由学生服务中心给出声明书,学生可以依次向法院起诉。
2.欧洲学分转换体系
学分转移在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被称为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英文为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简称 ECTS)。依据2009年版《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使用者指南》的官方定义,ECTS是指帮助设计、描述、转换课程以及颁发高等教育文凭的工具或者制度。ECTS适用所有类型的课程学习,无论是基于学校学习或者基于工作场合学习,也不论学习者的身份是业余或者全日制学生,也无论正式学习或者非正式学习。ECTS是基于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透明度而建立的学分转换和积累系统,其的目标就是加快实施计划、转换、评估、认可资格和学习单元以及欧洲学生之间的国际流动性。
1999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欧洲国家提出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目标是整合欧盟高等教育资源,发起“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主要是针对高等学历教育,打通欧洲学分体制,促进学历相互承认,鼓励欧洲学生到其他欧洲国家学习深造,从数量和质量上加强欧洲学生的流动,加速知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进步。
欧洲学分转换体系的基本框架由学分标准、关键性文件、支持服务系统、文凭补充文件组成。
①学分标准。ECTS制度需要运行机制保障,学分转换的前提必须是制定学分标准。学分标准主要涉及学分计量方法以及成绩评定。
学分计量方法:ECTS学分标准制定是为了完成期望的学习结果,以全日制学生的课业学习量来估算学分。学习量是以一般学习者完成所有的学习活动以到达学习效果的时间计算。学习结果是指描述学习者在完成学习过程中后,能够了解、理解以及可以实施某种行为能力。在ECTS中,以60个学分为全日制学生一个学年的学习量和学习结果,多数情况下,是对应学生的课业学习量为1500~1800个学时。学生获得1个学分的课业学习量是25 ~30个学时,学习量反映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学习量和学习结果包含了所有与学习有关的活动。课业负荷量计算方法是确定课程学分的关键,ECTS是按照学生的课业负荷量给每门课程分配学时,并将课程学时与该课程学分相匹配。授课、学习和评价的方法对学生课业负荷量都有影响。
成绩评定:为了使学生在欧洲的不同国家、不同院校之间流动,ECTS制定出了一个评分等级,以便于理解和比较各国学生的分数。
②关键性文件。包括信息包裹、学习协议、学业成绩单、学生申请表格。
信息包裹(the Course Catalogue):依据ECTS规定,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在信息包裹中为学生提供有关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机构信息、课程信息以及学生需要了解的一般信息。
学习协议(Learning Agreement):学习协议是指由学生本人、学生原来所在的高等教育机构、接受学生转入的高等教育机构三方所签订的一项协议。学习协议主要包含学生所学课程的一系列清单,以及每门课程的ECTS学分。学习协议是ECTS必备的文件,学习协议不仅可以防止学生在教学计划内选择的学习课程发生冲突,而且对于保证学生所通过课程的学分可以顺利地转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业成绩单(Transcript of Records):学业成绩单详细记录了学生留学前后所有的学习活动,记录了学生所修的每一门课程的名称、ECTS学分以及学生的成绩等级(即ECTS等级),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还会附上一份成绩评定说明。学生的学分量和成绩等级分别代表了学生成绩的量和质,较为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
学生申请表格(Student Application Form):学生申请表格制定是为了到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学生设计,这些学生需要在其他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而完成他们的学业,按照相关高等教育机构的程序规定,需要注册,应填写其他的表格。学生申请表格包括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学生的重要信息。
③支持服务系统。为了确保ECTS的有效运行,建立支持服务系统,并设置ECTS的咨询顾问(ECTS counselors)。
④文凭补充文件。欧洲委员会与欧洲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中心共同制定了文凭附件工具(Diploma Supplement,简称DS)。DS是一个标准化的模板,共包括八个部分的内容:持有者信息、文凭信息、文凭层次信息、内容和成绩信息、文凭功能信息、附加信息、文件证明信息以及国家高等教育制度信息。
七.对德国高等教育(以巴伐利亚州及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为例)个人体会
1.我们暂时学不到的(时间关系详细论述略)
(1)社会经济技术水平;
(2)整体国民素质;
(3)大学办学传统与大学文化积淀;
(4)政府对大学的支持力度
(5)企业与各种层次教育合作及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
2.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
(1)大学文化习惯的差距(大学教授治学与大学“官本位”主导);
(2)大学人格的差距(人的主体精神与社会化,教授的自律与学生的自律,社会的尊重与大学的专注)
(3)大学体制的差距(治理结构的向善与管理体制的高效).
3.我们学校的问题
(1)治理结构的向善与管理体制的高效问题;
(2)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左右摇摆问题;
(3)专业人才不专不精问题;
(4)教学与科研绩效两张皮问题;
(5)教学科研专业人与行政人员聘用问题
(6)工作量要求学科专业不平衡但要求绩效平衡问题
(7)学生管理的专业水平问题
4.我的几点建议
(1)治理结构的优化建“协商共治、协同共享”之大学治理结构,立“自主自律、学术自由”之大学现代制度;
(2)管理体制的优化;
(3)人才培养专与精的优化;
(4)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5)建立合作校区;
(6)统一教授、教师工作量,科研与教学统筹。
2015.9.6
注:为保持总结的完整性,参考了兄弟院校的研究资料,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