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余温,校园里挂满了“欢迎新生”的横幅,来往的学生背着双肩包,眼里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这是我第一次以辅导员的身份站在校园里,胸前的工作牌还带着崭新的棱角,手心却藏着几分初担重任的紧张。我原本以为,我的“开学第一课”会是带着新生熟悉教学楼、讲解校规校纪,直到那个傍晚,新生小罗的出现,给我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课。
那天是周六,拖着开学第一周后疲惫的身体想好好休息一天(因为周日还要举行开学典礼),晚上接到几个好朋友的邀请说好久不见让去聚一下,餐馆里其乐融融,有说有笑。突然手机铃声开始响起,小罗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老师,我.......我好像遇到骗子了。”他声音急促喘息,能感受到攥着手机的手微微发白,屏幕上还停留在一条带着威胁语气的消息。我赶紧让他冷静,报警。我马上到校。
原来开学前夕,小罗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办理校园卡”的信息,对方热情地邀请他添加好友,说能帮他选到更划算的套餐。没多想的小罗加了好友,之后对方又以“方便联系”为由,让他添加了QQ。接下来的几天,对方每天都会找小罗聊天,从课程安排问到家乡习俗,还主动帮他充了两次话费,说着“刚开学肯定需要用钱,别跟老师客气”。小罗渐渐放下了戒心,觉得遇到了“热心学长”。
直到今天,对方突然说自己的QQ号出现异常,需要好友“验收验证”,让小罗收到短信验证码后立刻发给他。“老师,我当时觉得有点奇怪,验证码这东西哪能随便给人?”小罗抬起头,眼里满是后怕,我没给,结果他马上就变了脸,说我不仗义,还说要是不配合,就把我的个人信息发到网上,让我在学校待不下去。说着,小罗的声音又低了下去,显然被对方的恐吓吓得不轻。
听着小罗的讲述,我心里又气又急——气骗子的步步为营,更急小罗此刻的紧张情绪。我先安抚他:“别怕,你没给验证码是对的,这已经避免了更大的损失,现在咱们先报警,让警察来处理这件事。”警察来到学校,帮他整理好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看着民警做好笔录、告知会跟进处理,小罗紧绷的肩膀才稍微放松了些。
天已经黑了。我把小罗带到宿舍楼下,没急着讲大道理,只是跟他聊起我刚上大学时的经历——也曾因为轻信陌生人,差点买了假的教材。“刚离开家,遇到有人对你好,很容易放下戒心,这不是你的错。”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但咱们要记住,真正的善意不会带着索要验证码、转账这样的条件,以后遇到拿不准的事,随时来找老师,或者跟爸妈商量,别一个人扛着。”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从诈骗的常见手段说到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小罗的话渐渐多了起来,眼里的恐惧也慢慢被释然取代。临走时,他跟我说:“老师,谢谢你,要是没找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看着他转身走进宿舍楼的背影,我忽然觉得,胸前的工作牌好像有了更重的分量。
第二天,我在新生年级群里发起了一场“反诈分享会”,隐去小罗的个人信息,把这件事当作案例讲给所有新生听。当看到有学生在群里说 “还好知道了,我昨天也遇到类似的人”时,我更加明白,辅导员的工作从来不止于管理,更在于守护——守护学生的安全,也守护他们对校园的信任。
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没有课本上的理论,没有预设好的流程,却让我读懂了“辅导员”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我们不仅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他们在陌生校园里的“安全伞”。未来的日子里,我或许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会记得这个傍晚,记得小罗从紧张到释然的眼神,更会记得这堂属于我的 “第一课”——它教会我,要以真心换真心,用责任护成长,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在校园里慢慢长大。
(供稿/刘安尧 初审/巫晓娟 审核/李斌 终审/黄河)